第(1/3)页 陈晨一开口,李源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。顶 点 正如她刚才所说,谁也不是傻子,至多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。 李源送出“大礼”的时候,就知道陈晨一定会把自己卖掉,而被卖掉的结果,他也心知肚明。 很显然,陈晨在暗示他想要加入他的团队,抛开她的个人想法不谈,恐怕主要还是上方指示。 简而言之,上面需要在李源的身边钉个钉子。 李源对此乐见其成。 美国之行让李源明白了一个道理,他如果不想循规蹈矩的往前走,难以解释的出格行为是少不了的,这只会让隔空观望的大人物们感到不安。 与其这样,倒不如顺水推舟,主动帮他们安排个眼线。 陈晨是充当眼线的不二人选。 她有能力且信念坚定,由她充当眼线,是双方都能接受的。 当然,眼线这个说法不太好听,李源觉得用“传声筒”或“缓冲带”来形容更恰当些。 有了陈晨居中传声,能够有效的减少李源和高层间的误会和摩擦,甚至在必要的时候,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,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。 譬如这次的“南联盟事件”。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,是国人心中难以抹去的痛,作为重生者,李源当然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件事发生。 关键在于如何干涉。 肯定不能直说“北约会轰炸中国使馆”,因为这只是种种复杂因素导致的结果,并非必然发生的事件。 李源需要做的,只是透露一个大致时间节点,专业人士自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周密安排。 诚然,当下的中国在军事和外交实力上还不够强,但这更多体现在对国际形势的反应相对滞后上,一旦提前有所准备,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。 有备无患可不是说说而已。 …… 陈晨还在等待李源的回答。 对于如何安置陈晨,李源有所考虑,但是关键要看她自己的想法。 “你去教书确实屈才,我是很希望你能来帮我的。至于你能做什么” 李源伸出两个手指,说道:“海外业务短期内不会作为工作重心,但是也需要有人主持大局,当然,主要是商务公关和人事方面的工作,冯婉这次去美国,就是做这方面工作。她不会长期留在美国,需要有人接替这项工作。” “我的身份……不太适合再回美国。” 陈晨不可能返回美国,那样就失去了意义。 李源也明白这一点,紧接着说出真实想法。 “另一条路是做你的老本行。” “什么意思?” “我准备成立一个情报部门,用来搜集和分析各种商业情报,你如果感兴趣,我希望你来主持这件事。” 陈晨眼睛一亮,说道:“能详细说说吗?” 李源冲赵伸出手,赵从脚下的公文包里取出活页本递给李源。 李源翻到事先草拟的章程,说道:“更详细的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,我只说大致想法……这个部门主要的职责是搜集、整理和分析商业情报,但也不局限情报方面,它实质上是个枢纽部门。譬如协助市场部进行市场调研,协助人事部门进行 人才审核,公司机密管理、内部监管……总体来说,事务繁琐,是个管家一样的工作……” “听上去有点复杂,我不确定能不能干的来。” “不用有太大压力,你可以试着先把框架搭起来。”李源示意她放宽心:“之所以把这么多事情塞进同一个部门,关键还是人才不足,等到时机成熟了会拆分开。另外,情报方面的工作也没有那么紧迫,你大可以把这个部门当成秘书处。” “说了那么多,结果就是给你当秘书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