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两家公司同为科技企业,创立时间只差三年,创立者的年纪更是一模一样,所以难免被人拿来比较。 从前期来看,联想是由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,11名顶级科技人员联手创办的。而华为则是任正非个人东借西借,凑起2万块钱成立的。 可以说,联想不仅早起步三年,而且无论条件还是背景,都是碾压华为的。 然而若干年后,华为越走越高,联想却显出颓势,两者的差距也越来越大。 在李源重生前,有人开玩笑说,这两家公司虽然同为世界500强,但是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了。 为什么? 就是因为眼界。 两家公司最开始都将ibm作为学习和竞争对手,这一点很像韩国三星三星之所以成功,也是因为将索尼作为了追赶对象。 然而在“如何追赶”的问题上,两家企业的区别出现了。 联想走的是“贸工技”路线,通过主打贸易,来扩大收入,再把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,这一方针直到二十年后也没改变。 华为最初也是如此,但是很快调整了战略,将路线从“贸工技”调整为“技工贸”! 简单来说,联想的核心理念是“市场”,是产品销量;而华为的核心理念是“技术”,是技术竞争。 正是这种差别,决定了两家公司未来的命运。 …… 李源对《华为基本法》很感兴趣,问徐家俊可不可以借来看看。 徐家俊说要问问上面领导,李源也不着急,和他交换了电子邮箱和名片。 看了名片,两人都很意外。 徐家俊的意外不用多说,李源意外的则是这位的职位。 erp系统管理员兼dba(数据库管理员)。 看不出来,徐家俊居然是公司核心部门的成员。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的简称,很多人形象的将其称作“企业内部高速公路”,简单来说,是协调内部管理、提高工作协同和效率的管理系统。 “你们用的什么软件?” “甲骨文(oracle),另外也在自主研发。” “怎么不用sap?”李源记得冯婉跟他说过,sap是目前最好的erp软件。 “因为ibm……” 徐家俊解释了一下,李源明白过来。 现阶段,ibm对华为的帮扶力度很大当然是有偿的,因此华为选择erp软件时,选择了ibm的工程师更熟悉的甲骨文系统。 …… 甲骨文眼下是仅次于微软的软件商。 它的创办过程很有意思。 20世纪70年代,一家名为ampex的软件公司,为fbi设计了一套名叫甲骨文的数据库,当时的开发团队里有名程序员名叫埃里森。 后来,埃里森和同事创立软件开发实验室,参考ibm发表的“关系数据库”论文,造出了新数据库,名为甲骨文。 再后来,实验室更名rsi,开发商用甲骨文产品,碰巧fbi想买一套这种软件,在咨询ibm之后,联系到了rsi。而ibm后来也采用了rsi的数据库。 1982年,rsi正式更名为甲骨文。 这就是甲骨文、fbi和ibm的渊源。 很有趣的渊源。 更有趣的是,华为受到ibm影响,也采用了甲骨文系统,多年后,更是成为了fbi重点调查的中国企业。 用一句话来说,这都是缘分啊。 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