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嘶……” 李源吸了一口气,这不是古筝啊,这是一块黄金啊! 中国人以金紫两色最贵,小叶紫檀自古专供皇室和高官,价值及其高昂。 说实话,小叶紫檀车的珠子李源见过,但是小叶紫檀做的琴,他以前听都没听说过。常言道“十檀九空”,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也不过二十公分左右,能用来制作古筝,可想材料多么难得。更何况还是大师亲手制作的,两相结合,简直可以称之为瑰宝! 李源咽了口唾沫,问道:“这张琴多少钱?” “这张是准备出国展览用的,不卖。” 女人的回答让李源有些失望,不过转念一想,这样的琴确实只适合用来展览,私藏实在太暴殄天物了。 …… 即使再贵的琴,也是琴,也是用来弹的。 沈竹音戴上指甲,弹了几下,示意李源她准备好了。 李源见状退了出去,而那个女人则没走,她小声说道:“放心,我保证不发出声音。” 她都这么说了,李源也不好说什么,毕竟琴是人家的。 李源拿起口琴,冲沈竹音点点头。 说起来,用民族乐器演奏《Reborn》,纯属李源异想天开,不过真正开始演奏,他很快丢掉了杂念,陶醉在乐曲声中。 口琴配合古筝,很诡异的搭配方式,怎么说呢,味道很特别…… 好吧,说白了就是不太理想。 …… 李源摘下耳机,问李湶:“你觉得问题在哪儿?” “节奏感。” 李湶准确把握住了核心问题。 是的,民族乐器固然有它的特别之处——主要表现在演奏手法,但是民乐讲究的是韵味,就不太注重节奏,强行结合起来只会给人别扭的感觉。 “另外,单薄了些。” 李湶接着说道:“增加一些声部可能会好些,你们等着,我打个电话。” 他说着打起电话,又下楼把正在楼下和金雍等人聊天的韩云生喊了上来。 “韩老师,你来停一下。” 李湶把耳机递给韩云生。 韩云生听了一会儿,摘下耳机问道:“你觉得问题在哪儿?”这个问题和李源之前问的一模一样,只不过李源是真不明白,韩云生则是考教。 李湶把之前说的有复述一遍。 韩云生点点头,说道:“增加乐器种类确实是一种思路,不过旋律也要做些调整。你们管这个叫中国风,这个词很好,但是我想说,不是用了民族乐器就要中国风,想要名副其实,还要在旋律上做文章。” 说到这里,韩云生问李源:“会吹笛子吗?” “不会。” “没事,我来。”韩云生说道,拿起曲谱本,刷刷写了起来。 果然你大爷就是你大爷,只听了一遍,韩云生就吃透了整支曲子,他刷刷刷,很快写出谱子,递给李源:“你的。” 李源接过看了眼,谱子一角写着guitar字样。 这是吉他声部。 五线谱李源能读,但他还是找来纸笔,把它改成了六线谱。 韩云生还在继续,很快又写出一个谱子,递给李湶:“你的。” 李源探头瞄了一眼,上面写的是bass。 “你还找谁了?”韩云生问道。 “Malin。”李湶答道。 “哦,他啊。”韩云生说道:“那就不用了。” 他说着放下纸笔,说道:“咱们先走两遍?” …… 口琴换成了笛子,古筝不变,增加了民谣吉他、电贝司之后,曲子变得复杂了许多。 当然,复杂只是对李源而言。 韩云生明显照顾到了李源的吉他水平,写的谱子不算难,一起排了几遍,李源终于不再拖后腿。 这时,李湶找来的鼓手也到了,一个身材高大,厚嘴唇的光头黑人。 马林爵士鼓打的很好,听了两遍排练,就无缝加入进来,整个曲子也瞬间丰满起来。 第(2/3)页